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安防建设的重点,负责园区内的视频安全监控,实现视频图像的预览、回放、存储、上墙,以及云台设备的云台控制等业务,提供安全监控、设备监控、案发后查、证据提取等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快速有效的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支撑,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园区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内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
高清化、网络化、云边智能化
系统架构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控制键盘、视频存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以及其它传输、辅助类设备组成。系统具有可扩展和开放性,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前端部分: 前端支持多种类型的摄像机接入。系统可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筒机、球机等,按照标准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的通信协议,直接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传输网络部分: 前端与接入交换机之间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接入。有线网络中主要包括3种方式连接:光纤收发器的点对点光纤接入方式,直接接入交换机方式(距离100米以内),点对多点光纤PON接入方式,均可将前端信号汇聚至中心的核心交换机。
■监控中心部分: 监控中心的设计主要包括视频存储、视频显示及实现统一管理的平台软件。 在部分大型项目中,监控中心可能分中心机房和控制中心两部分,中心机房主要部署视频存储、中心管理服务器(安装平台软件)以及核心交换机,控制中心部署解码拼控设备、显示大屏以及用户终端。
对于大型项目,监控中心可采用CVR或云存储等主流存储模式对高清视频图像进行存储;小型项目或需要前端分布式存储的场景也可以采用NVR方式,解决数据落地问题。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
监控中心采用视频综合平台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上墙等应用,通过部署LCD、LED大屏用来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 中心平台采用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对视频监控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视频的预览、回放、权限控制以及各类智能应用。
系统设计
前端选型推荐使用网络高清摄像机。前端摄像机按照标准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视频采集质量要求:
1) 能够采集和传输不同分辨率下的昼夜实时视频。针对夜间或超低照度下光线不好的场景下通过红外补光或星光级感光成像使图像质量清晰;
2)在夜间监控车辆道路、出入口等情况下,采用强光抑制技术来解决大灯照射困扰,有效抑制强光点直接照射造成的视频图像模糊。
3)视频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3D降噪、宽动态等采集参数可动态调节;
另外,前端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摄像机。例如,用户对现场情况需要快速响应,可选择带智能分析功能的前端摄像机,满足用户人车物智能分析的需要;又如,室内可以选择半球型摄像机,美观大方,室外可以选择枪机或球机搭配使用,以保证监控空间内的全覆盖、无盲区;同时,室外场景需要配置前端基础配套设备,例如如防雷器、设备箱等以及视频传输设备。
前端选型设计
传输网络设计
监控传输网络系统主要作用是接入各类监控资源,为中心管理平台的各项应用提供基础保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各类用户。一般情况下分为有线传输网络和无线传输网络两种技术路线。
■有线传输网络设计:
1)核心层:核心层主要设备是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的大脑,核心交换机需具备高可靠性及高稳定性的要求,在可靠性配置上需具备双电源、双引擎的要求,在稳定性配置上需选择合适的背板带宽及处理能力较高的板卡,对特殊行业还可采用双核心交换机部署方式。
2)接入层:前端网络采用独立的IP地址网段,完成对前端多只监控设备的互联。前端视频资源通过IP传输网络接入监控中心或者数据机房进行汇聚。对于传输距离小于100 米的情况下可采用超五类或者六类双绞线就近直接接入交换机;对于传输距离大于100米的情况下,可采用一对光纤收发器实现点对点接入或者采用PON实现点对多点接入。
3)用户接入:对于用户端接入交换机部分,需要增加相应的用户接入交换机,提供用户上网服务。监控中心部署接入交换机,通过千兆光纤链路接入到传输网络中,保证设备及客户端的正常使用。
同时,应该做好网络IP地址规划,VLAN规划、路由总体规划、酌情考虑网络传输的带宽要求。
监控中心建设内容具体包括视频存储部分、视频解码拼控部分、大屏显示部分、平台管理软件、设备机柜、服务器等。监控中心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汇聚,并对视频图像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其中,存储设备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存储及调用;视频综合平台完成视频解码上墙和图像的拼接控制;服务器支撑综合管理平台,并通过网络键盘进行视频切换和控制,通过高清大屏对高清视频进行精彩展现。
■存储系统一般采用几种主流方案:
1)CVR存储:采用先进的视频流直存技术,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使用成本,并具备高性能、高可靠、高密度、大容量、易扩展的特点。并内嵌了流媒体模块,是集编码设备管理、录像管理、存储和转发功能为一体的视频专用存储设备,支持编码器数据流直接写入存储,或通过流媒体转发写入存储,平台和客户端可以直接从存储中点播、下载,节省大量存储服务器。
2)NVR存储:在小型项目中,可采用NVR的分散存储模式,实现对视频的存储。其中NVR采用了多项IT高新技术,如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存储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
3)云存储设计:标准云存储通过集中式的存储方式部署在中心机房,用于存储管理所有前端监控摄像头的视频、图像及结构化数据。采用集中式存储方案,物理介质集中布防,更方便管理,数据更可靠、更安全,更容易实现数据的大规模共享和应用。适合在大型项目中的应用。
■视频综合平台:
支持网络编码视频输入、VGA信号输入,支持DVI/HDMI/VGA接口输出,可进行实时视频、历史录像回放视频解码上墙和报警联动上墙,并支持动态解码上墙云台控制功能。 视频综合平台支持画面风割、开窗漫游等拼控功能,还集成了视频输入、输出,视频编码、解码,大屏拼接控制、视频开窗、漫游等其他功能。
■显示大屏
1)LCD大屏:目前主流选择使用LCD液晶显示单元,其常用的尺寸有46寸、47寸、55寸、60寸等,它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任意拼接,采用背光源发光,物理分辩率可以轻易达到高清标准,液晶屏功耗小,发热量低,且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LCD大屏单元组成的拼接墙具有低功耗、重量轻、寿命长、无辐射、安装方便快捷、占用空间较小等优点。
2)全彩LED大屏:全彩LED显示屏主要分为全彩和单双色,又基本分为室内室外(室内室外的主要区别是防护性和亮度)。单双色主要应用于显示文字等信息,现在项目中出现较多的是LED条幅屏。 全彩根据使用场所分为户外、半户外、室内,海康威视目前最小为P0.9,尺寸为业界最小尺寸。LED的箱体包含4:3、16:9、1:1等。
监控中心设计
应用场景设计
应用场景设计遵循科学、合理的布点规划理论,以“先进性、实战性、可持续性”为建设目标,构建“块圈严密无缝化、重点区域无遗漏、人车管控线可追踪、智能视频监控无死角”的“围圈、切块、分格、连线、定点”的安防布建模型;同时结合综合安防园区内空间不大的特点,简化“切块、分格”,重点关注人车两条管控线和高点全局感知面,合理运用各类前沿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形成符合综合安防需要的“圈线面点”布建模型。
依靠“圈线面点”布建模型建设园区内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综合安防体系,打造协同作战的、有机的、不可割裂的整体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于综合安防领域内的人、车、事物以空间为轴的全方位防控水平,提升综合安防整体防控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综合型园区场景,对综合安防视频智能监控的场景进行分析。其他场景可参考类推。
在“圈线面点”的安防布建模型中,可从外至内将综合型园区的安防场景划分为:1)周界外围及道路;2)园区大楼周边;3)园区周界防范;4)大门出入口;5)园区内部道路;6)园区广场、绿地;7)园区内建筑出入口;8)园区办事大厅;9)走道走廊;10)电梯轿厢;11)重要区域、房间;12)食堂及会议室;13)设备间、地下室;14)大楼制高点。其他场景可参考类推。
此中提到的其他产品和公司是他们的各自公司或标记持有人商标或注册商标.